条目 通志

拼音 tōng zhì

注音 ㄊㄨㄥ ㄓˋ

通志 词语解释

解释
  • 表达意趣志向。
  • 犹通史。自·郑樵撰《通志》,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。
  • 地方志的一种。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、地理、风俗、人物、文教、物产等。如《畿辅通志》、《四川通志》、《江苏通志稿》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通志tōng zhìㄊㄨㄥ ㄓˋ
    1. 各省的志书称为「通志」。如《江苏通志》、《湖南通志》等,以别于县志而言。

    2. 通达其意。《晋书.卷五一.皇甫谧传》:「其后乡亲劝令应命,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。」

    3. 书名。宋郑樵撰,二百卷。仿通史的体例,起自三皇,终于隋代,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。采摭浩博,议论亦多警辟,至今资为考镜。后人以此书与《通典》、《文献通考》合称为「三通」。

    通志 网络解释

    百度百科

    通志 (南宋郑樵著纪传体中国通史)

  • 《通志》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。但中国传统史学将其归入典章制度的政书,列为三通之一。也有将其列入百科全书类的。全书200卷 ,有帝纪18卷 、皇后列传2卷、年谱4卷、略51卷、列传125卷。作者郑樵,一生勤于著述,曾几次献书。《通志》为纪传体,但把年表改称年谱,把志改称略,保存了《晋书》的载记部分。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。除礼、器服、选举、刑等略外,其余各略都有新意。《 通志 》现存 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(1321)摹印元大德本。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为流行的版本。二十略有单行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