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空城计(空城計)

拼音 kōng chéng jì

注音 ㄎㄨㄥ ㄔㄥˊ ㄐㄧˋ

空城计 词语解释

解释

空城计 kōngchéngjì

[empty-city stratagem] 典出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。在街亭失守后,司马懿进军诸葛亮大帐所在地西城,诸葛亮兵力单薄,用疑兵之计大开城门,派人洒扫街道,司马懿疑有伏兵,引军后退。现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,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,有时也有贬义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空城计kōng chéng jìㄎㄨㄥ ㄔㄥˊ ㄐㄧˋ
  1. 戏曲剧目。三国故事戏。叙述诸葛亮镇守西城,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马懿将率军攻西城的消息,城中无兵可迎敌,于是诸葛亮沉著镇定,设空城计,命人将城门打开,而自己在城楼上抚琴饮酒。司马懿等人见状,疑有埋伏,引兵而退的故事。今多用以比喻毫无实力、虚张声势吓人。

  2. 比喻肚子饿了。如:「我的肚子早唱空城计了。」

空城计 成语解释

空城计

【解释】指在危急处境下,掩饰空虚,骗过对方的策略。
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中故事: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,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,诸葛亮无兵迎敌,但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自大在城楼上弹琴。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

空城计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空城计 (三十六计之一)

  •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《三国演义》,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“郭冲三事”改编的一段故事。后被用于三十六计,意指虚虚实实,兵无常势。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,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,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。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,如张守圭守瓜州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