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韬光养晦(韜光養晦)

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

注音 ㄊㄠ ㄍㄨㄤ ㄧㄤˇ ㄏㄨㄟˋ

韬光养晦 词语解释

解释

韬光养晦 tāoguāng-yǎnghuì

[hide one'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's time;draw in one's claws] 隐匿光彩、才华,收敛锋芒、踪迹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 ㄊㄠ ㄍㄨㄤ ㄧㄤˇ ㄏㄨㄟˋ
  1. 比喻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清.郑观应〈盛世危言.序〉:「自顾年老才庸,粗知易理,亦急拟独善潜修,韬光养晦。」闭门不出,杜门不出,韬匮藏珠,韫匵藏珠

韬光养晦 成语解释

韬光养晦

【解释】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
【出处】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
【近义词】韬光晦迹

【语法】主谓式;作谓语;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

韬光养晦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韬光养晦

  • 韬光养晦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(tāo guāng yǎng huì),意为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不同于含而不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