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假借

拼音 jiǎ jiè

注音 ㄐㄧㄚˇ ㄐㄧㄝ ˋ

假借 词语解释

解释

假借 jiǎjiè

(1) [make use of]∶利用某种名义、力量等来达到目的

假借于藏书之家。——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假借外力

(2) [phonetic loan characters]∶六书之一。指借用已有的形近、音同的字,表示不同意义的词

合盖隆起形似酒尊。尊通樽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(3) 又如借水名的“油”作“油脂”的“油”

(4) [tolerate]∶容忍

(5) [acting county magistrate]∶宽容

大王少假借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假借jiǎ jièㄐㄧㄚˇ ㄐㄧㄝˋ
  1. 借用。《南齐书.卷五二.文学传.崔慰祖传》:「好学,聚书至万卷,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,日数十袠,慰祖亲自取与,未常为辞。」《南史.卷七二.文学传.袁峻传》:「家贫无书,每从人假借,必皆抄写,自课日五十纸。」

  2. 凭借、借助。《后汉书.卷一○.皇后纪上.和熹邓皇后纪》:「每览前代外戚宾客,假借威权,轻薄謥?,至有浊乱奉公,为人患苦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一一》:「他本是儒家之女,精通文墨,不必假借讼师,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。」

  3. 宽容。《战国策.燕策三》:「北蛮夷之鄙人,未尝见天子,故振慴,愿大王少假借之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一○五回》:「魏延平日恃功务高,人皆下之。仪独不假借,延心怀恨。」

  4. 六书之一。语言中某些字有音无字形,而借用同音字来表达。如「令」本为发号之义,借为县令之令;「长」本为久远之义,借为县长之长。汉.许慎〈说文解字序〉:「六曰假借,假借者,本无其字,依声托事,令长是也。」

英语 to make use of, to use sth as pretext, under false pretenses, under the guise of, masquerading as, lenient, tolerant, loan character (one of the Six Methods 六書|六书 of forming Chinese characters)​, character acquiring meanings by phonetic association, also called phonetic loan

德语 von etwas Gebrauch machen, mit fremder Hilfe (V)​

法语 avoir recours à, emprunt (langue)​, homophone (langue)​

假借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假借

  • 假借,指借用;凭借、借助;六书之一。见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崔慰祖》:“聚书至万卷,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,日数十袠, 慰祖 亲自取与,未尝为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