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驱口(驅口)

拼音 qū kǒu

注音 ㄑㄩ ㄎㄡˇ

驱口 词语解释

解释
  • ·时代军、蒙古军在战争中俘虏的族大户。其地位类似农奴,少数成为贵族家庭的奴隶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驱口qū kǒuㄑㄩ ㄎㄡˇ
    1. 宋元时被金军、蒙古军俘掳后,被逼从事劳役的汉人。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卷十七.奴婢》:「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,男曰奴,女曰婢,总曰驱口。」《五代史平话.汉史.卷上》:「咱爷娘得恁地无见识!将个妹妹嫁与一个事马的驱口。」也作「驱丁」。

    驱口 网络解释

    百度百科

    驱口

  • 驱口原意为“被俘获驱使之人”﹐即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﹑供人驱使的人。
  •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。蒙古灭金过程中﹐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。据记载:窝阔台灭金后、贵族、将校所得驱口,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。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﹐掠民为驱尽管程度有所减轻﹐但仍相当普遍。元朝统一全国后﹐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﹐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。后来﹐驱口成了奴婢的通称。直至明代初期还有个别驱口的记载﹐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