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侍生

拼音 shì shēng

注音 ㄕˋ ㄕㄥ

侍生 词语解释

解释
1.明清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。一般用于名帖。明代翰林后三科入馆者,清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,均自称侍生。平辈之间,或地方官员拜访乡绅,亦有谦称侍生的。 2.旧时对于同辈或晩辈的妇人,在名帖和联幛上都称"侍生"。《称谓录》卷三十二:"今于挽妇人联幛中概称侍生。"当面口头也可称侍生。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侍生shì shēngㄕˋ ㄕㄥ
  1. 明、清两代翰林院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。明代翰林,入馆后七科者称晚生,后三科者称侍生。

  2. 对于同辈或晚辈的妇人,皆自称侍生。《称谓录.卷三二.自称.侍生》:「今于挽妇人联幛中概称侍生。」

  3. 旧时地方官拜访乡绅,于名帖上自称侍生,以示谦虚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回》:「说罢,辞了危素,回到衙问,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。」

德语 (wir)​ Älteren

侍生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侍生

  • (1). 明 清 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。一般用于名帖。 明 代翰林后三科入馆者, 清 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,均自称侍生。平辈之间,或地方官员拜访乡绅,亦有谦称侍生的。 明 王世贞 《觚不觚录》:“相传司礼首监与内阁刺用单红纸,而内阁用双红帖答之,然彼此俱自称侍生,无他异也。”明孔贞运《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(袁可立)墓志铭》:“赐进士及第、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、总裁国史玉牒、同知制诰、起居经筵日讲、通家侍生孔贞运顿首拜撰”。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帖上写着:‘侍生 熊罴 顿首拜。’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二:“翰林故事,初入馆,於前辈投刺书侍生,而口称学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﹝ 时知县 ﹞回到衙门,差 翟买办 持个侍生帖子去约 王冕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