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大比

拼音 dà bǐ

注音 ㄉㄚˋ ㄅㄧˇ

大比 词语解释

解释
1.周制﹐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﹐称大比。 2.周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﹐选择贤能﹐称大比。 3.隋唐以后泛指科举考试。 4.明清亦特指乡试。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大比dà bǐㄉㄚˋ ㄅㄧˇ
  1. 周代乡大夫三年考试一次,称为「大比」。后泛称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。《周礼.地官.乡大夫》:「三年则大比,考其德行道艺,而兴贤者、能者。」《醒世恒言.卷三二.黄秀才徼灵玉马坠》:「来年大比,黄秀才必来应举,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,与娘子续秦晋之盟,岂不美乎?」

大比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大比

  • 一、《周礼·地官·乡大夫》谓:乡大夫每“三年则大比”,即对属民考核道德、荐举贤能、呈报周王。后因称乡试为大比。明、清三年一次,在省城大比,中者称举人。参见“乡试”。 二、《周礼·秋官·小司寇》有“大比”,指登记出牙婴儿以上的所有人口,文书的正本送交天府;副本送交内史、司会、冢宰等官,以为赋税财用之据。三、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大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