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横槊赋诗(橫槊賦詩)

拼音 héng shuò fù shī

注音 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

横槊赋诗 词语解释

解释
军旅征途中,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。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。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横槊赋诗héng shuò fù shī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
  1. 槊,长八丈的矛。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。唐.元稹〈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〉:「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。」宋.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。」

横槊赋诗 成语解释

横槊赋诗

【解释】槊:长矛;赋:吟。横着长矛而赋诗。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。”

【语法】连动式;作谓语;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

横槊赋诗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横槊赋诗 (历史典故)

  • 古诗文中的“横槊赋诗”出自唐代诗人元稹《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中的“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”和苏东坡《前赤壁赋》“(曹操)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”。所以一说到“横槊赋诗”,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曹操,现今许多诗文也喜欢用“横槊赋诗”或“横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