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哀毁骨立(哀毀骨立)

拼音 āi huǐ gǔ lì

注音 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ㄧˋ

哀毁骨立 词语解释

解释
  • 亦作“哀毁瘠立”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ㄧˋ
    1.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,以致身形瘦损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德性》:「和峤虽备礼,神气不损,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臣以和峤生孝,王戎死孝。」清.蒋士铨〈鸣机夜课图记〉:「母哀毁骨立,水浆不入口者七日,闾党姻娅,一时咸以孝女称,至今弗衰也。」

    哀毁骨立 成语解释

    哀毁骨立

    【解释】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
    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
    【示例】众亲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,然后大殓治丧。蘧公子~,极尽半子之谊。◎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

    【近义词】无肠可断、哀毁瘠立

    【反义词】笑逐颜开、哀而不伤

    【语法】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

    哀毁骨立 网络解释

    百度百科

    哀毁骨立

  • 哀毁骨立,读音āi huǐ gǔ lì,成语,指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,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支撑着。形容孝子在守孝期间由于过分悲哀而损伤了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