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三纲(三綱)

拼音 sān gāng

注音 ㄙㄢ ㄍㄤ

三纲 词语解释

解释
1.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﹑父为子纲﹑夫为妻纲,合称三纲。 2.佛寺有上座﹑维那﹑典座,皆为主要职务,称三纲。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三纲sān gāngㄙㄢ ㄍㄤ
  1. 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道。即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妇纲。《汉书.卷八五.谷永传》:「勤三纲之严,修后宫之政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四回》:「三纲之道,天地之纪,毋乃有阙?」

  2. 中国佛教寺院中管理僧众的三个职务。分别是上座、寺主、维那,或上座、维那、典座。《大宋僧史略.卷中》:「寺之设也,三纲立焉!若网罟之巨纲,提之则正。」

德语 die Drei Verbindlichkeiten (Schlüsselbegriff des Konfuzianismus)​ (S)​

三纲 网络解释

百度百科

三纲

  • 古时三纲 代表的是粮食
  • “三纲”是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而是有西汉大儒董仲舒发现古时所写。而后世所说的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出自《礼纬·含文嘉》。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,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,而不是一种主张。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,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,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,于是总结出了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”即君为臣之表率,父为子之表率,夫为妻之表率。所谓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之。”即出于这种认识。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,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