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目 竹刻

拼音 zhú kè

注音 ㄓㄨˊ ㄎㄜˋ

竹刻 词语解释

解释
  • 在竹制器物上雕刻文字图画的艺术,流行于我国南方各地,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有浮雕、镂雕、阴刻等方法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竹刻zhú kēㄓㄨˊ ㄎㄜ
    1. 一种在竹制品上雕刻字、画的艺术。唐宋时即流行于我国南方各地,以上海嘉定最为著名,朱松邻为代表,称为「嘉定派」;另有皖派、金陵派。至清道光年间,汤硕年、吴玉田合此三派为一家。

    竹刻 网络解释

    百度百科

    竹刻

  • 竹刻,传统民间雕刻艺术,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,或在竹材、竹器上雕刻文字、图画等。通常也指用竹根、竹材、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。
  • 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,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,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,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“金陵派”;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“嘉定派”。
  • 2006年5月20日,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